我滿愛吃魚的
不過對於魚漿製品沒什麼特殊的偏好
很久以前知道原來魚漿真的是用魚肉打出來以後
開始想知道那過程會是怎樣發生

(原味VS蒜苗)
 

去年在COSTCO買過幾次鰈魚片
就曾經嚐試過做魚漿
不過那時失敗後,打出來的肉泥下水後全散了
一方面是因為鰈魚肉本身就比較鬆散
另一方面則是我加的粉不太夠

前陣子又買了一些鰈魚回來
除了煎來吃外
這次想試著做肉羹!

而且我默默在12/30日把魚拿出來退冰
2015年最後一天的晚上想到:不行,要快點做掉
在打魚漿的過程中…
默默聽到了跨年的煙花

做魚漿的材料其實滿簡單的
魚肉、麵粉、鹽即可
加條肉下去就是肉羹了
難的是手法…
還有量及大小的控制
同時,魚肉要在低溫的情況下
才能攪打出黏性
所以不用退冰回室溫
甚至可以放在冰水裡打(夏天時)

因為我這次用的粉量不多(用得愈多愈Q彈,但魚味也愈少)
所以漿還是散散的(不過比上次好了)
第一批的肉絲又切太大條
包起來整個很緊繃
後來改切小條些,才比較好一點

【自製肉羹】
食材:
白肉魚 一片(我是用鰈魚,大概450g左右吧),要去皮(手剝就好)

麵粉 約3大匙(酌量用)
鹽 約3小匙
薑粉 約2小匙
白胡椒粉 約3小匙

豬梅花 切小條


(這個太大了,絕對,要再切小一半)

 

另外用了
蒜苗 約半支,切薄片

做法:
1、魚肉切大塊,放入處理器裡打碎


2、以同一方向不斷攪拌直至魚肉出現黏稠性

3、加入麵粉及調味料,再攪打到黏稠
     (如果一直不黏,可以再加更多麵粉)


3、煮一鍋滾水,取適量魚漿包住肉條,下水煮至魚漿定型即可


4、也可以將蒜苗與魚漿同攪,再包住肉條

 

做好後
可以做成肉羹飯、麵、湯之類的
因為魚肉還是鬆鬆的(下次我要加多些麵粉)
我想不適合拿來炒
但也許可以用煎的

(來做一碗肉羹麵)

同時也因為粉沒有加很多
所以魚的味道還是很明顯
不會像小吃攤的魚漿,魚味不明顯

吃完肉羹麵後
果然還是麵粉加得太少了
魚肉紛紛離赤肉而去
讓人有點惆悵
如果想照著上面的比例做的朋友
可以試著把麵粉加多一些

最後,只要是白肉魚好像都可以打成魚漿哦

arrow
arrow

    野和尚(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