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進入忙碌的高峰期
做菜真的是抒壓的一種方式
做完還能吃,更抒壓
只是有時匆匆忙忙地做完吃完
來不及整理出來,覺得可惜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某日突然發現的食材
某天忘記要買什麼
傍晚臨時騎車到板橋大遠百樓下的JASONS超市
買完要買的東西後
(啊,我想起來了,我是要去買莫札瑞拉起司做卡布里沙拉)

(右邊就是卡布里沙拉,好做又好吃)

突然看見一旁的海鮮櫃放著一盒黑漆漆的魚肉
寫著鮪魚血合,特價後,大約七、八百克吧,才七十幾塊!
是不是太便宜一定要買?
不管家裡冰箱還有剩什麼先拿了再說?
是,所以我就帶著血合肉回家了

血合肉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魚骨周圍的肉
應該是血液集中的地方
所以味道會特別強烈,也不容易保鮮
我們常見的鯛魚片中,紅色的部份其實就是血合肉
血合肉的營養成份通常也比其它部位的魚肉來得更豐富

(分切的血合肉,顏色果然非常深對吧,幾乎是黑色了)

不過血合肉不容易保鮮
容易產生腥味及變質
一般來說非常不建議生食
烹調的話也會儘量採取去除腥味的步驟
有一個做法是流水漂洗
可以有效去除腥味
不過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實驗指出
漂洗後的血合肉
裡頭極具營養的牛磺酸損失高達90%以上

查了一下網路上關於血合肉的食譜
有烤的、炸的、炒的
但大多的確也是比較重口味的處理
尤其是其中有個滷的做法
據說吃起來很像牛肉
我不懷疑,因為好吃的黑鮪魚的確有種類似牛肉的香味不知道為什麼
但我還是很想試試看是什麼味道XD

看著眼前被分成三份的血合肉
我問了烹飪群組裡的人以後
決定用味噌烤、三杯以及滷的方式處理了
會這樣的原因也是因為三個不同的處理方式
使用的爐具不同、存放的時間也不同
我就可以分三天吃XDD

做法大約是這樣
先用58金高醃三塊血合肉
一塊醃約30-40分鐘後切厚片準備做三杯
一塊把醃酒加味噌拌勻,抹在肉上醃一晚
一塊把醃酒加牛奶拌勻,放入切塊的血合肉
這邊聲明一下,會用58金高是因為最後的米酒被拿去炒三杯了
如果家裡有米酒或清酒應該會更適合
因為高梁味道真的滿重的
三杯壓不太住,但另兩個反而可以壓住高梁的味道

當晚,【三杯血合肉】(約1-2人份)
食材:
血合肉 約200克,切厚片
醬油 一杯
米酒 一杯
糖    半杯(視個人口味)
九層塔 一大碗,洗淨挑好
薑  約一姆指大,切片
乾辣椒 約4根,洗淨切長度
蒜頭 約2-3瓣,拍開去皮

做法:
1、血合肉用酒(我是用高梁啦)醃約30-40分鐘後切厚片備用

(切厚片的血合)

2、醬油、米酒、糖拌勻至糖溶,先用手指試一下味道
     看會不會太甜,會的話再加點醬油或米酒或鹽跟水
     不夠甜就加糖囉

3、中火起鍋,油熱後下薑片煸至香味出來
     如果是老薑的話可以煸至起毛邊
     轉大火,下蒜頭,炒到香味出來後

4、下血合肉及辣椒,炒至表面都上色

5、下醬汁,翻炒至醬汁快要收乾

7、熄火,放入九層塔利用餘熱拌炒後,即可上桌

(炒好的三杯血合肉)

 

第二天,吃的是【味噌烤血合】,同時也做【血合肉佃煮】
【味噌烤血合】
食材:
血合肉 約250克吧…
味噌 適量
高梁酒 適量(有米酒或清酒還是用這兩種吧)

做法:
1、味噌與酒拌勻,均勻抹在魚肉上
     冷藏一晚

(抹滿味噌的血合)

2、烤箱預熱150度,烤約20分鐘或熟即可

3、我是有再灑一些京七味啦,不灑也行

(烤完後其實有點偏乾,味噌也被濃縮了,不過吃起來QQ的,口感很好)

 

【血合肉佃煮】
食材:
血合肉 約200克
牛奶 適量
高梁 適量
醬油 約一杯
味醂 約半杯
糖 適量
水 適量
薑片 約2-3片
糖 適量

做法:
1、切塊的血合肉與牛奶、高梁醃一晚


(牛奶加高梁醃魚)

2、其餘材料混合成滷汁後,視情況調整味道

3、將魚肉放入滷汁中,用電鍋蒸約30分鐘

4、放涼後冷藏一晚入味,隔天即可食用

(真的不太像魚肉XDDD)

 

因為我用的醬用味道比較鹹
所以我用的量跟你用的量可能不太一樣
請一定要自己試過哦

血合肉吃起來果然肉味十足
幾乎不像在吃魚肉

三杯的香氣跟高梁味有把腥味去除
不過高梁的嗆跟甜有點搶走了魚肉的甜

比起來味噌烤的味噌甜味,與魚肉甜味就比較融合
但反過來說腥味就變得比較重
要比較不怕腥味的人才會喜歡

最後的佃煮味道偏甜
甜甜鹹鹹的
可能放得比較久,加上有水份稀釋
高梁的味道已經淡了
但甜度跟魚肉的嚼勁及魚味仍在
又不至於過乾
泡一晚入味的魚肉吃起來很舒服
這是最喜歡的做法了~

 

 

arrow
arrow

    野和尚(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