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轉貼不是好的,但想讓大家看看
出處:http://www.paap.org.tw/news2.asp?num=109
====================================================
誰令表演藝術成丐幫?呼籲政府拿出良心!
表演藝術聯盟
表演藝術家絕不是等著要錢的乞丐,事實上是,這個行業已經為台灣社會過度付出,但政府賴帳不付錢(??),任由表演藝術團隊陷入困境而不理。
日前媒體報導,前兩廳院主任、現任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接受記者訪問指出:「政府文化投資少得可憐,藝文團體好像『高級乞丐』」。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自諷。
台上光鮮亮麗的表演藝術家,只是觀眾看到的一面。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台灣眾多用十年、二十年練功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下了舞台的真實情形是,有人債務纏身,有人得打零工養活自己。
是的,台灣絕大多數表演藝術團隊,如今只是「活著」而已。因為練舞場火燒,雲門舞集突然成為熱門焦點,許多民眾這才發現,一個享譽世界的國際團隊,竟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作!甚至還被查出來,這所雲門僅有的棲身工寮,竟是違建!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說,那是雲門的「天堂」。
違建也罷、天堂也罷,許多人認為,雲門每年領到超過千萬元補助,要在這種地方練舞,是自己的選擇。來算一算,文建會對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補助: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2007年補助雲門1250萬元,但雲門當年支出總計約一億七千萬元,扶植補助經費不過佔了7%。即使加上其他政府單位的補助或邀請演出費,也不過佔雲門營收的15%。也就是,一億七千萬元中的85%,都必須由雲門自己一塊錢一塊錢募款、一張票一張票推銷,賺回來、攢起來。
眼光稍微移開台灣,以鄰近香港為例,香港城市當代舞團1979年成立,目前年度營運規模約為雲門舞集的二分之一,但近三年該團每年平均獲得港府約港幣1千2百萬、即台幣近5千萬元補助,而該補助佔城市舞團年度收入的54%;這個比例的數字,是雲門舞集的1.6倍。兩團近三年營運比較如下表。
| 香港城市當代舞團 | 雲門舞集(含一團及二團) |
2007年 | ||
年度收入 | 87,809,543 | 192,369,264 |
政府補助 | 47,798,563 | 30,450,000 |
政府補助所佔比率 | 54.4% | 15.8% |
員工人數 | NA | 91人 |
演出場次 | NA | 147場 |
2006年 | ||
年度收入 | 85,851,805 | 186,519,208 |
政府補助 | 47,347,050 | 29,015,000 |
政府補助所佔比率 | 55.1% | 15.6% |
員工人數 | 55人 | 96人 |
演出場次 | 67場 | 139場 |
2005年 | ||
年度收入 | 89,677,270 | 185,522,540 |
政府補助 | 48,282,138 | 29,363,294 |
政府補助所佔比率 | 53.8% | 15.8% |
員工人數 | 58人 | 102人 |
演出場次 | 72場 | 119場 |
**說明:
1. 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政府補助來自文康署及其他政府單位; 雲門的政府補助主要來自文建會及國藝會。
2. 資料來源:香港城市當代舞團年度報告、雲門舞集基金會年度報告
並非香港政府獨厚香港城市當代舞團,也絕非雲門志願擴大營運規模至此,2005年台灣和香港幾個著名團隊的比較,可以看出這其中明顯的差異。
表演團體 | 政府補助佔年度收入比 |
香 港 | |
香港管絃樂團 | 70% |
香港小交響樂團 | 64% |
香港中樂團 | 83% |
香港城市當代舞團 | 54% |
香港話劇社 | 85% |
台 灣 | |
朱宗慶打擊樂團 | 22% |
台北愛樂合唱團 | 33% |
雲門舞集(含1團及2團)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