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忘記是什麼時候看過這道菜的介紹的
當時只覺得它很厲害
哪想得到後來自己竟然有發瘋想做它的念頭
而且還做完了…

想到川菜,大部份大概是又紅又辣,又香又麻的菜色吧?
像是宮保雞丁、辣子雞丁、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等族繁不及備載
(等等,我擦擦口水先)
但其中也不乏有不辣的菜色
更有淡雅的清湯菜,如出名的開水白菜,以及雞豆花
這兩道菜有個相同的特色
就是湯清如水,卻味鮮可口

而雞豆花則更妙了
雞胸肉剁成蓉調水調澱粉
加上打發的蛋白
下水推成如豆花般的滑順模樣
加入高湯中
一見如豆花,吃下才知是雞蓉
求的是個「吃雞不見雞」的境界

我無法做到這麼精巧的地步及工法
僅能在家裡廚房試試看
看會出現什麼XD

【雞豆花】
食材:
高湯–
雞架子 二副
鹽 適量

雞豆花–
雞胸肉 約400g
米酒 約一大匙
白胡椒粉 約1小匙
薑粉 約1小匙
玉米粉 約1大匙(用冷水調開)
水 適量,用飲用水
蛋白 二顆

做法:
1、取一鍋注滿水,雞架子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後關火
     將雞架子洗淨雜質,放入乾淨鍋中,注水蓋過雞架子
     大火煮滾後,立刻轉成小火慢慢熬至少一小時
2、雞胸肉先用桿麵根敲成泥
     再用刀背細細剁成蓉,並將裡頭的筋全部挑掉

(左邊是粗略挑過的,右邊是挑乾淨八成的,之後我有再用刀抹平再挑過)
(大概挑了…一小時吧)

(挑完之後,小碗裡的是挑出來的筋膜)

3、雞蓉加入酒、薑粉、水、玉米水、胡椒粉調成泥


4、蛋白打發,打到比法式硬度再軟一點
     像雲朵一樣


5、小力將雞肉泥與蛋白拌勻,儘量避免消泡


(拌完後大概長這樣)

6、燒開一鍋水,火轉小呈微沸狀
     倒入雞肉泥,蓋上鍋蓋半煮半蒸熟

(剛放下去時,可以看到上面有顆粒狀,是被水淺到)


(煮完後,像雲般飄浮著)

6、將雞豆花盛入碗中,注入高湯即成

(最後的成品,不過湯不夠清,可惜了)

在半煮半蒸的時候
小心不要讓水直接淋在肉泥上
會讓雞肉呈現顆粒狀

可以加點豌豆苗,再放雞豆花
再注高湯,顏色會比較漂亮

高湯的話保持水不要微冒泡
可以比較清澈一點
也可以再搞工一點
最後用蛋白「掃湯」
將蛋白倒入湯中,它會吸附雜質
最後將蛋白撈起來丟掉(我會吃掉啦…)
應該就會有澄透的高湯了

可能因為蛋白霜的關係
肉泥中有空氣
所以會浮在水上,很有趣

口感也相當有趣
有點像蛋糕的篷鬆感

(從斷面可以看到內部構造是有孔洞的,口感還是偏粗了)

又有雞肉味
不過可能是我的蛋白用得太少
或是筋挑得不夠乾淨(我的手都剁到快抽筋了)
口感其實稍微粗了一點
(跟起司蛋糕比)
整體味道其實偏淡
比較像吃新奇的口感
還滿有意思的

想練臂力的朋友可以試試XD


(用這種剁骨刀剁一個小時,正港的廚師們真的很辛苦)
   


 

arrow
arrow

    野和尚(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