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了自己部落格裡比較有人氣的文章
很意外地漢堡排竟然名列前茅
我本來以為是那些嘩眾取寵的料理比較會吸引人的
哈哈哈
(左上:純肉、右上:牛奶麵包粉、左下:豆腐、右下:蛋)
不過想想也合理啦
漢堡肉排做起來其實簡單方便
可以單吃、淋醬、夾漢堡
也可以一次做大份量起來冰冷凍
算是煮飯的人一個很方便的食譜
網路上有許許多多的漢堡排配方食譜
觀察起來的重點,其實不外乎下面幾項
增加肉的保水度→口感
用不同食材增加份量→省錢
不同調味→味道
成型做法→口感
之前做的時候每次都只會做一種方式的肉排
我猜大家也都跟我一樣吧?
但我真的很想更清楚地知道差別在哪
於是有了這次的比較文,哈哈哈
我這次選擇用純牛絞肉加洋蔥為基底
調味只用了鹽跟黑胡椒
另外做了日式淋醬
由於沒有另外加豬肉或雞肉
好市多的牛絞肉又是有名的瘦,沒有油脂
因此應該可以去除大多數由油脂帶來的肉汁影響
更清楚地分辨不同輔料帶來的變化
(其實是懶得去買肉跟退冰牛脂肪啦)
四種做法分別是:純肉、加豆腐、加雞蛋、加牛奶及麵包粉
你做過哪些呢?
【漢堡排】
基本食材
牛絞肉 一個漢堡排約300克左右的絞肉
洋蔥 1/4切末
鹽及黑胡椒 適量
(這次用的全部的牛絞肉份量)
豆腐 1/6塊
蛋 一顆打散(不會用完)
牛奶 約30cc
麵包粉 適量
(本來覺得用板豆腐會不會比較好,後來覺得似乎差別不大)
淋醬
日式醬油 約200cc
味醂 約100cc
梅林辣醬油 約30cc
蜂蜜 約30cc
鮮奶油 約50cc
(大概抓一下,我倒的時候根本沒在記)
做法:
1、基本肉底,把牛絞肉與洋蔥拌勻
分成四等分,備用
(先簡單分成四等分)
2、純肉:下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將肉團在雙手間交互拋接,甩出肉團中的空氣
整成你想要的大小及厚薄,放在旁邊備用
(只做一份純肉的量太少,其實很難好好攪拌,我後來用拍打甩肉的方式讓黏性更強一點)
(如果做大量一點,應該就沒這個問題了?)
豆腐:下豆腐,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其餘與純肉一樣
期間豆腐會碎開,會有陣子水水的,不過當肉攪出黏性後就好了
(這樣一比,豆腐完全太多了啊,哈哈哈)
(簡單拌過的豆腐漢堡肉排,很難成型,豆腐與漢堡的分別還很明顯)
(打出黏性後,其實已經看不出豆腐的樣子了,只是肉色也淡了許多)
蛋 :下蛋,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其餘與純肉一樣
一份肉排,大概下肉排量的1/5蛋液即可,不要下太多
不然蛋白質在煎的時候會流出來
(大概是這種感覺)
(蛋與絞肉打出黏性後的樣子)
牛奶:下麵包粉、牛奶、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其餘與純肉一樣
一開始會有點溼,等到肉把水份吸進去就好了
(瑞典牛肉丸好像也是類似做法)
(牛奶與麵包粉,打勻的樣子跟上面沒差多少,我就不貼照片了)
(另外為了讓味道不要互相影響,每次我都有把鋼盆洗乾淨,才換下個口味)
3、在煎鍋(我是用鐵板)下油,冷鍋冷油放上漢堡排
剛放下去時稍稍移動一下肉排,讓底部均勻吃到油
開中小火,一開始都不要動它,從邊緣應可判斷肉的熟度
差不多肉熟至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時翻面
(從側面可以很明顯看出肉熟到哪裡了)
(最遠處的是純肉,第二排左邊的是加蛋,第二排右邊是牛奶麵包粉,最靠近的是豆腐)
煎至肉熟即可,判斷肉熟的方式是用筷子戳入肉排中
當流出來的是透明的肉汁,不是血水時,就表示熟了
熟了以後,也可以看表面梅納反應的程度,決定要不要再煎一下
如果要再煎一下的話,可以先起鍋,開大火等到鍋面溫度上來
再下肉排,每十秒翻面一次,直到表面呈現你要的顏色再起鍋
(煎到這樣其實差不多熟了)
4、醬汁的做法,把除了鮮奶油外的所有食材倒入小鍋
打勻後開大火煮至冒小泡,熄火,加入鮮奶油拌勻即成
(淋醬做完大概是長得像這樣,不過因為我忘記拍了,就用別張照片裁給大家看一下)
心得:
其實在做肉排時就大致上猜得到完成的口感
吃下去後果然跟想的差不多
純肉的最Q,偏硬,但肉味濃郁,也稍乾
若在肉中放入一些脂肪應該可以改善
或是在做的時候打一些水或高湯進去,然後在煎的時候不要煎太久
應該也可以水份多一些
搭配淋醬味道最厚實
(起鍋的樣子,最大的是豆腐,最小最圓的是純肉,純肉上面的是加蛋,豆腐上面的是牛奶麵包粉的)
蛋的香味比肉的多一個味道,不是蛋香
但可以明顯吃出有不同的香氣互相影響
口感Q彈,水份比純肉稍多
不過肉味比純肉淡一點點
搭配淋醬,淋醬帶酸味的鹹讓整體滿平衡的
(由左至右是,純肉→蛋→牛奶麵包粉→豆腐,顏色也看得出差異)
牛奶加麵包粉的肉味則又更淡一點
隱約吃得到一點點奶香,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口感比加蛋的再軟一點,但仍稱得上有彈性
咬起來毫不費力
水份比蛋的再飽滿一點
沒有蛋的味道跟肉互相影響
但是肉香跟(可能是)牛奶的香氣有些加乘效果
份量比蛋跟純肉都多一些
搭配淋醬可能是牛奶與鮮奶油的關係,很合
(或是心理作用)
豆腐則是四種口味中肉味最淡,但份量最大的
口感軟棉,水份充足
雖然成型時很容易散開,但煎完還好
不過是全部肉排中最容易斷裂的
也可能是這次的豆腐放得太多了
也許再放少一點口感會更好
不過豆腐基本上沒有出味道
只是把肉的味道稀釋掉
也許當混合不同的肉(牛豬雞)後
會因為肉的互相影響,有不同的風味變化
而把稀釋的結果降低一些
搭配淋醬一不小心會把肉排的味道蓋過去
本來剛下嫩豆腐時覺得糟糕好溼好水,早知道就用板豆腐了
不過打出黏性後反而還好
倒會想說,如果我改用板豆腐
會不會豆腐比較不容易散在肉中?
(這是豆腐的斷面秀,應該啦)
比較起來
份量的話:豆腐 > 牛奶麵包粉 >蛋 >純肉
口感硬到軟:純肉 >蛋 >牛奶麵包粉 >豆腐
肉味:純肉 >蛋 >牛奶麵包粉 >豆腐
成型容易度:純肉 >蛋 =牛奶麵包粉 >豆腐
香氣:純肉 > 牛奶麵包粉 >蛋 >豆腐
我心中排名:牛奶麵包粉 >蛋 >純肉 >豆腐
另外,有些做法在肉排成型時,會在中間壓一個小凹槽
這樣在煎的時候,中間如果澎起來,就不會突得這麼明顯
但我覺得其實還好
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在上煎板時壓一下
肉是生的狀態,水份不會因此被壓出來
以上就是這次的比較
讓大家參考參考
還有哪些你覺得可以試看看的呢?
(攝影 liga)
============================
隔一陣子後的同場加殃
大塊肉漢堡排~~
(肉啊肉啊肉啊肉啊肉啊肉啊肉啊肉啊肉啊肉啊)
忘記是傑米奧利佛還是奧利佛史東
印象有個主廚試做了很豪邁的原塊牛肉漢堡排
做法就是把牛排切成小丁
一樣用鹽及攪拌的方式使肉蛋白質產生黏性
做成漢堡排來使用
但我後來找不到這個做法的影片了
如果有人看到,請告訴我,感謝
我用自己腦內的模糊印象試做了一遍
首先使用的是翼板牛排
這是一塊如果會處理的話可以很好吃的部位
因為肉中有筋及膜
但因為我反正要切開做漢堡排不是牛排
所以無妨,吧,我想
(會買這塊的原因,就是因為家樂福在特價了,沒有別的)
做法是先將牛排切成小塊
然後加適量鹽及黑胡椒
以一個方向攪拌至肉出現黏性
(大概切成這樣的大小)
不過因為牛肉本身很大塊
所以黏性其實⋯很難產生 ‾□‾
我後來硬是多花了時間又擠又攪又壓又摔
以讓牛肉後悔遇見我的方式
將小肉塊們勉強地結合在一起
就像川普跟習維尼合照的表情一樣
(弄很久才讓它變成這樣,差點就要放棄了)
牛肉聚合起來以後
放在平底鐵鍋上煎
基本上只翻一次
翻愈多次,散掉的機率愈大
哈哈哈,哈哈哈⋯
(一放到鐵鍋上,就有一兩塊想離開了…)
(嚐試翻面,又有更多肉塊想走…不要這樣嘛…)
煎完後小心移至砧板上做進一步的處理
看你是要做成漢堡,或是直接吃都好
雖然我是直接吃
不過我感覺這個做出來的方式
比較適合夾漢堡
因為雖然有些微黏性
肉是合在一起了
但是以漢堡排的方式食用
無論是切開還是咬開
都很容易碎掉
用漢堡夾住
還比較有吃漢堡的感覺
不然⋯就像我這次一樣
有種把烤牛肉串弄離竹籤吃的感覺
(雖然感覺好像是放上去而已,但真的比較中間地方的牛肉是有黏在一起的,但還是有不合群的…)
口感跟絞肉漢堡排有非常大的差距
很有吃肉的感覺
但若下次要再做
我應該會把肉再切小塊一點
會更容易黏合在一起
但應該是沒有下一次了啦
以上,是這次的番外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