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甚至已經在家裡做過不少次
除了雞肉外,豬、牛、蝦、魚、花枝也都可以跟打拋同炒
但也許會疑惑,為什麼口味跟在泰國吃到的不一樣呢
除了下醬料的輕重不同外
我想最大的差別,就是這道菜的重點「打拋葉」了吧

台灣大多數在家裡(甚至不少餐廳)做這道菜
都會用九層塔代替打拋葉
很可惜,我覺得那叫九層塔炒肉,不叫打拋雞/豬/牛/蝦/花枝
還是很好吃、很下飯,但重點擺錯了
兩者的香氣味道有些很明顯的差別
打拋的香氣比較「野」、「木質」、「粗」
在與肉類合炒的過程中,帶出了很精彩生猛的混合香氣
九層塔的香氣比較「樸實」、「扁」、「濃厚」
另一個很像的,叫做羅勒,香氣較為「清淡」、「甜」、「草」

也不能說混用就很不好
畢竟這些香料植物都是同一個大家族
在各地風土不同的情況下
順手用了什麼,也就成為習慣及文化了
就像打青醬我也會直接用九層塔…

英文中的basil,在歐美指羅勒(有各種不同品種,甜羅勒、檸檬羅勒之類)
在中國通常指九層塔(有兩個常用品種,紅骨與白骨,骨是指它的主莖)
在泰國則指打拋(也有兩個常用品種,thai basil與holly basil)
彼此之間的長相略有差異,上網可以找得到(手邊沒自己的圖就不附了)
常用來做青醬、PIZZA的甜羅勒,表面比較光滑,葉片邊緣像有邊框似地
而九層塔葉面像是消光綠,比較粗糙,葉片邊緣有些鋸齒狀
打拋葉則是葉片鋸齒狀更為明顯

說多了,來做這道好上手又下飯的菜吧!
【打拋雞肉飯】
食材:
雞胸肉 約400G,剁成絞肉
打拋葉 一大碗,約150G左右吧,只取葉子
蒜頭 約3瓣,切末或壓成泥
辣椒 大根約3根,切片


(左上角就是打拋葉本人)

魚露 一大匙
醬油 一大匙
蠔油 一大匙
糖 一小匙

做法:
1、雞胸肉先切丁,再剁成絞肉;或將雞肉放入袋子裡,用東西敲成泥
     可以參考這裡面做雞肉泥的方式【食譜】試香料–四種口味的香料雞肉丸
2、熱鍋下油,先放辣椒片,炒到辣椒香氣出現後,下蒜頭,拌炒到香氣出現


(辣椒看起來好像很多,但這種辣椒並不是很辣,所以還好)


3、加入雞肉,炒到七分熟,下魚露、醬油、蠔油、糖,再炒約2分鐘
     中間如果覺得太乾可加一點水


4、加入打拋葉,拌炒約30秒即成

 

5、盛飯、煎荷包蛋,組裝,想像自己在泰國,done~
IMG_4610.JPG 


我曾經買過打拋醬(佛統甲拋醬)
但發現它實在是太鹹又太辣了
這次自己炒比較可以調整口味,好吃多了
但覺得打拋可以再多一點,香氣更足

雞肉可以切丁也可以弄成絞肉,看個人喜歡
加蠔油除了味道有點不同層次外
也是利用蠔油使醬料有勾芡感
你喜歡的話,也可以用pad thai醬代替
當然,這道菜裡可以加點檸檬汁,但不宜多
起鍋時也可以加點白胡椒粉

很高興現在台灣似乎比較容易買到東南亞的新鮮食材了
當然不是全部(像泰國檸檬就很不好找),但比以前多了
新鮮的香茅、南薑、檸檬葉、打拋、青木瓜、羅望子等
或是酸肉、越南火腿等
台北的話,新莊化成路上的泰友、永和華新街的曼第一、金鷹都可以買到(我知道的)
桃園後火車站、中壢火車站、竹北火車站附近
有東南亞雜貨店也都可以進去找找


arrow
arrow

    野和尚(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