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存在沒吃過滷肉飯的台灣人!
滷肉飯就是一個這麼常見且在地化的美食
每間店各有不同的做法
滷汁、肉、飯簡單的配合
香腴豐美的豬肉與米香就在嘴裡噴發

同時滷肉飯恐怕是台灣南北差異最明顯的食物之一了
「滷肉飯」的圖片搜尋結果
(網路圖片)
可以找得到這種用絞肉或是碎肉塊炒過再滷,澆在飯上的
這種通常比較清爽

「滷肉飯」的圖片搜尋結果
也有這種肥瘦分明,將五花切成條狀的滷肉飯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
濃厚綿密,豬皮的膠質被煮出來
淋在飯上的香氣十足,吃完嘴巴還會黏黏的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第二張圖這種手切的滷肉飯
秘訣就是「加豬皮」~
因為小火慢燉,可以將豬皮中的膠原蛋白煮出來
就可以營造出黏嘴的口感囉~

做法不難,材料也不多,但需要一些時間
哈,這句話最近好像常常說

【手切冰糖滷肉飯】

食材:
豬五花 約300g
豬皮 約150g
蒜頭 約5瓣
紅蔥頭 約5瓣
冰糖 約120g
水 約50-70ml
醬油 約350ml
水 適量
米酒 約100ml
鹽 適量

洋蔥、青蔥、辣椒等可視個人喜好加入

飯 想吃多少就準備多少吧

做法:
1、請肉舖老闆先幫你將五花切成約1/3指寬或半指寬的薄片
2、將五花肉攤平,放入冷凍約30分鐘,會比較好切
3、將豬皮與五花肉都切成約1公分寬度


(我說…如果有很利的刀,請不要捨不得,豬皮真的超。級。難。切)


4、蒜頭、紅蔥頭切薄片,備用


5、鍋中加少許油與冰糖,開中小火,炒至冰糖融化成液狀,並呈現褐色後
     小心倒入水,這時糖漿溫度非常高,可能會亂濺,請小心

6、將炒好的焦糖水倒出備用
7、同一鍋,下油,熱鍋,用中大火爆香蒜頭與紅蔥頭


8、加入五花肉條與豬皮,略為翻炒一下
9、加入醬油、米酒、焦糖水、鹽,並加入水蓋過食材
     用大火煮滾後,立刻轉爐心火燉約3小時(也可以用電鍋)
     中間不時翻攪,如果覺得水份太少,請補水至蓋過食材
     最後十分鐘試調味,覺得不夠鹹可以再補一些醬油或鹽
     然後開大火滾約3分鐘,熄火放涼後,進冰箱冰一晚讓味道溫和


10、隔天就會發現它凝固了~

(我是先用瓦斯爐煮後,再轉到電鍋,所以鍋子有換,同時也可以把上面的浮渣撈掉)

     這時就可以取要吃的份下來加熱淋在飯上就行囉~
     我最愛天然的明膠凍了,肉味充足,超讚的

(可惜自己家裡沒有醃蘿蔔…)

但豬皮的量我用得稍多了
若為了省事
可以切下足夠食用的豬皮
其它的不切直接放進鍋中
待煮到明膠出來後
大皮的豬皮可以取出不食
這樣才不會蓋掉肉味都是皮味…

arrow
arrow

    野和尚(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